编者按:
为学习借鉴先进地区办学经验,推动我市开放教育更好更快发展,2023年4月10日——16日,全市开放大学相关干部教师共计33人组成学习考察团,赴上海进行了为期一周的考察学习。期间,大家先后考察了上海闵行区社区学院、上海杨浦区社区大学、上海开放大学中原路校区等三所学校,听取了七位专家(学者)的专题讲座。通过考察学习,大家对上海开放教育的国际、国内领先水平有了理论上的认知和实践上的体验,一致认为既开阔了视野、拓宽了思路,同时又看到了差距,提振了今后的工作信心和决心。为把大家学到的先进经验和相关的学习感受应用到推动我市开放大学各项工作和开放教育的改革发展中去,从今天起,衡水开放大学官网和“衡水开放大学”微信公众号将陆续编发部分考察团成员的心得体会,以供大家相互学习借鉴,用思想破冰引领事业发展。
培训学习体会(一)
立足武邑实际 扎实做好社区教育和老年教育
武邑开放大学 季希武
按照市开放大学的统一安排,我有幸参加了4月10—16日衡水市开放大学系统落实二十大精神和体系办学研修班,系统学习了上海市开放大学体系老年教育理论、参观考察和现场观摩了上海市开放大学和社区学院老年教育办学经验、做法和成果推介,并到一大会址浙江嘉兴感受红船精神,接受党史教育,对党的奋斗历程和革命先烈的丰功伟绩有了更加深切的感悟。总之这次活动非常有必要,对推进本地区社区教育的开展和深入学习贯彻二十大精神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我本人感觉受益匪浅,对推进今后的工作必将产生极大裨益。
在这几天的理论学习中,从各位专家教授的讲授中,无不感受到他们对事业的热爱、对教育的痴情、对社区教育的倾心、对做好社区教育的坚定信心和无上情怀。李凤遐老师以《热爱、会爱、被爱》为题,深刻阐述了教师对职业追求、学生对教师的诉求、受教育者对教育者的感恩三步曲,将做一名“四有好老师”的路径解析的淋漓尽致、使每名参训者对教师这一职业的认知提升了一个大层次;尤其是李老师提出的“教师是一份责任,因此多了些激情与追求;讲台是一方舞台,因此多了些机遇与才干;教学是一种历练,因此多了些智慧与感悟;育人是一片奉献,因此多了些价值与崇高;师爱是一段精彩,因此多了些欣慰与回味”的亲身感悟,更是对“三爱”的具体阐释,更是对“四有好老师”的行为呈现,使我们对教师的定位更加明确,对推进教师队伍建设必将发挥积极作用;董奇和于天贞教授从不同的视角分析了信息技术对社区教育的推动作用、对职业教育发展的影响,由此也得出了开辟社区教育新领域的一些思考与尝试;从国卉男教授的讲解中,感受到了老年教育的紧迫感、使命感、责任感;她通过大量数据佐证了老龄化社会到来对教育的新诉求、对社会的新呼唤,也看到了上海市的务实举措,值得我们学习、借鉴、推广。
在这几天的考察、观摩学习中,感受到了各校工作人员的浓浓为民情怀。从闵行区社区学院、杨浦区社区学院、到上海开放大学杨浦校区,每到一处,院落规划、校园文化、社区教育学习场所、教学训练设施设备,无不体现了上海市在社区教育工作中的匠心独运、精益求精;在宏观设计、微观操作上的周到细致;在课程设置、培养培训、线上线下,教学组织的严谨求实;可以讲在这一层面最大的收获是作风和态度的感染,是我们最大的收益,也是作为学校必须推动形成的一种风气和风格。
对比武邑,我们的实际情形是社区教育处于朦胧状态,不能说没有,但不成系统、不成规模,是以社区居委会、村镇举办的一些节日活动或其他一些社区活动,较之于上海市的社区教育只能说几乎是没有。在这样的基础上我们应如何开展这项工作,具体想法有以下几点:
一是健全机构。成立以书记、校长为组长的社区教育推进工作领导小组,下设开放大学社会民生处,具体负责机关政策文件的传达贯彻和社区教育的组织实施(制度的制定、活动方案的编撰、教育教学活动的组织、考核办法及督促落实)。
二是在学校一体化发展的基础上谋篇布局,将社区教育纳入学校发展一揽子项目之中。围绕惠民、安民、利民,促进社区教育积极稳妥发展,让老有所教、老有所学、老有所享、老有所爱,在武邑大地化为实际行动。
三是老年教育(社区教育)活动场地规划。科学分析、精准定位,将开放大学的工作场地或活动场地与学校相关专业实习实训场地相结合,充分赋能,实现资源的合理规范使用,促进共同发展。具体来说幼儿保育专业、康养休闲旅游服务专业的形体房、琴室、各种活动室和按摩室、中医诊疗室、书法室、绘图室、工会健身室等场地进行提档升级,满足各种教学、活动的需要。
四是资金的合理、科学使用。综合学校各种资源配置的需要,将资金的使用控制在利于学校发展的合理区间内。将学校各实训室、活动室建设充分赋能,在学校资金充分的前提下,进一步提档升级,满足各种活动开展的需要,尤其向开放教育办学方向倾斜,以促进开放教育的快速崛起。
总之,武邑开放大学将以这次培训为契机,科学、精准推进学校协调、可持续发展,促进学校资源的充分利用,为县域经济社会发展做出武邑开大贡献!